讨论,视角与疆界

我和对象讨论问题时会出现的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一次涉及某个多层面过程的讨论中,她的视角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有时会毫无征兆地切换。而我因为完全无法预料这种视角转换,往往会试图寻找她几条具体话语的深层逻辑结构,然后以一种尽可能相同的范式作出回应。由于她的视角已经转换(比如从现象分析到个人感受)而我的还停在原地(且她对这件事毫无觉知),我的回应常常被解读为一种包含动机的社会行为而非无潜台词的言语本身。

——知识诅咒(或者信息诅咒)的一个有趣案例,且极为重要。

极为重要,在于它并不是孤例。一个发现是,几乎在发生在每两个人间的每场对话中,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这一现象。认知系统的极端差异在极多变量的社交情境下派生的误解和争端几乎可以深刻和激烈到荒谬的地步。我们对其进行一些探索:

讨论的疆界

造成误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常常是双方对这场对话后设属性的懵然无知。尽管我们常常视而不见,每场深度讨论都一定包含某些隐藏结构:特定语词指涉的范围(个人?某个特定社群?某个国家?),指涉的身份(白人昂撒新教徒?二线城市小中产?),指涉行为的出发点和角度(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某种个人化的道德体系?)和指涉行为的动机(获取知识?说服对方?人身攻击?)等等,不一而足。

对这些属性的无视直接来源于前文提到的「知识的诅咒」。——人们常常假设对方和自己有同样的视角和框架并将所有语词不加翻译地直接扔进这个框架来解读。而这一本能行为的更深层次是,人们常常对自己视角被个人经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这一事实完全盲视。

一种可能的解法是,我们可以在讨论之前先划定大致的语词框架(范围、身份、角度和讨论目的),并在讨论过程中反复修正任何可能出现的语词偏差。这一解法对讨论者提出的挑战在于其必须对自身的运作模式有极其深刻的了解。

后设角度

近于前文的偏差修正,一种更激进的实践是,讨论者在误解出现时对自身的语词结构当场作出一条后设分析。例子:当我的某几条话语被认为在进行人身攻击时的时候,我清晰地指出这些话语的疆界以及结构:指xx物而非yy人,泛指而非特指,不包含任何与归罪相关的语词。

这一解法对讨论者更高的要求在于其不仅需要对自身的运作模式有深刻的了解,还需要对自身的语词体系有深刻的了解且能清晰地展示其结构。为讨论之便,我采取一种近于偷懒的实践。我称其为“语词原教旨主义”。即,我所有的语词都尽可能不包含任何潜台词和动机,并将所有的(在通常对话中不太展示的)感受和非理性部分直接用语言表述(例:我现在很悲伤)这使我能够轻易地作出后设结构分析:因为言语本身的结构极为简单。

公共讨论空间

前文的论述自然而然导向了一个令人扼腕的结论:整个所谓的「公共讨论」体系,不外空中楼阁。

此处空中楼阁并非指其社会影响;少数群体权利的争取,寻租行为的曝光,犯罪现象的公众觉知,无一不仰赖公共讨论:尤其互联网时代的公共讨论。只是说,与早些时候对辩论范式的分析类似,语词结构在公共讨论中是去中心化、快速变易与流失的,而这必然导致任何结构清晰的、多层次和全面的讨论结果不可能由公共讨论本身直接产生。——一对一谈话中尚且有知识诅咒+语词结构不明晰的问题,更何况这由大量成长经历和个人认知体系天差地别的群氓混成的蠕动延展的巨大系统!

我们很容易预测一篇结构清晰的写作——如果它能够掀起一定热度——将会在这空间中遭遇什么样的命运。和写作者身份有关的后设属性将会是在转发中第一步消失的,伴随着消失的是ta的一手读者对ta的个人化语词结构的理解;待其扩散到目标受众之外,语词指涉的范围和身份也可能被极大地误解,进而造成对动机的误解;如果转发者只截取片段,其将在几乎所有层面被指数式地广泛误解。就像水波在嶙峋的岸边反复游荡和反射,很快其本来的形状就将被无明的水体和障壁削减至无。

雨脚未老师讲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这就是为什么我从来不参与公共讨论(指任何类型的公域跟帖),因为我早知道IT DOES NOT FUCKING WORK。

更何况太长不看和观点先于事实文化的广泛传播😅

Epoché

——我们作为个体,在这无明之前可以做些什么?

“悬置”(Epoché)是一个古希腊词。它作为方法论从皮浪主义发端,由现象学发展。胡塞尔也管它叫加括号(bracketing)。其内涵是,在考察一件事物之前先考察研究者对于此事物的已有偏见,然后尽可能地去除它们。囿于时代,先贤在这些实践中、在悬置之后能够依仗的理论工具常只有一些逻辑与非实证的推理;可现今是个不同的时代。实证科学的发展让我们在悬置后能应用的理论工具箱巨大得近乎怪诞;只要有足够的研究能力,我们对每件事物尤其其生活化部分的考察对生活效用的提升几乎难以想象。

Robert Sapolsky讲要去除分类思维(categorical thinking),并用一种更有机的跨类别范式代替它。我和他的理念类似,但我愿意采取一种更诗化的表达:我称之为「超慢速思维」,以及其极端形式:「绝对静止思维」。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东西”。像初生的婴儿那样看世界。

打赏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Copyrights © 2015-2022 John Doe
  • 访问人数: | 浏览次数:

谢谢你!嘻嘻~

微信